旧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观点
行业特色型大学缘何“失色”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时间:2012-12-02
  “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立足行业特色,推进协同创新。”

 “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而言,应该从对行业的依托服务到走出行业,实现对行业的引领与超越。”

 “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培养一大批支撑行业发展的自主创新人才或领军人物。”

 “行业特色型大学要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协同创新,建立共赢的稳定合作机制。”

 ……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2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长、书记或代表齐聚第六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围绕“行业·大学的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入探讨了十八大以后,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如何定位、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创新道路上如何与行业企业实现共赢,如何引领行业发展等问题。

 特色不突出 定位不明确

 “有什么样的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对于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定位的思考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他说,高等学校定位关系到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也是一个在高等学校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的动态性问题。行业特色型大学不仅要突出特色,更要突出“高水平”。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而言,“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基本格局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行业的支撑与服务都必须重新思考定位。从对行业的依托服务到走出行业,实现对于行业的引领与超越,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多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综合性大学的院系分离出来逐步发展壮大的,相当于一个学校办了一个“专业”,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产、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几十年来为行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也形成了鲜明、稳定的办学类型、学科特点与服务面向。但是经历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调整转型, 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部门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淡化,大学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趋于模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陈治亚表示:“新一轮高校调整以后,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原行业部门不再提供资金支持,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的联系也变得松散,面向特定行业办学的定位有所动摇。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全学科,向综合性多学科大学发展,特色专业招生规模比例大幅下降,总体呈现‘多科化’‘去行业化’的趋势,模糊了学科特色,削弱了自身的特色优势。”

 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李斌认为,办学特色是高校真正的优势所在,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与高校声誉和品牌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所大学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拓展,突出重点和特色就要有所舍弃,要保证一批优势学科首先达到世界一流,就要防止资源的过度分散。

 培养的学生普遍实践创新能力不强 难以引领行业发展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也是衡量高校水平高低的首要指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代表认为,从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培养了一批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为推动工业企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普遍存在实践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应对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

 他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就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结合得不够紧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不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认识不统一、不一致,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投入、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二是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难免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影响,如学生进驻企业的安全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保障等,都需要企业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三是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时总有一些顾虑。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对此深有同感,他说,行业特色型高校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行业领军人才发展的战略需求。专业人才成长所依托的主体,包括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不再由政府归口管理,客观上造成了主体目标分散、同质化竞争加剧,由此带来了高校对接行业创新战略需求不足、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主观意愿下降、行业企事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制度约束减弱、人才培养实践环境变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领军人才的成长环境。另外,行业特色高校内部也存在科教结合不够、科学研究对高端人才培养的支撑不足、人才国际化水平不高、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不顺等问题。

 大学和行业应该如何协同创新

 针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层面、主管部门层面还是学校本身,都意识到必须加强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实现协同创新,培育工程型创新人才,推动校企共同发展。

 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随之,教育部也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由高校会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产业部门联合开展前期培育,重点是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协同创新的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营造协同创新的氛围环境,逐渐形成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高校联合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等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如,北京交通大学和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组建了“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浙江义乌市政府等中央、地方、企业的开放经济部门为协同单位,成立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两所冶金行业特色高校牵头,联合鞍钢、宝钢、武钢、首钢等骨干钢铁企业联合组建“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

 但是,“从合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在大学与行业合作方面仍然存在学校一头热的局面,行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深度互动发展不够,共建措施存在虚化、落实和实质推动不大等问题。”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指出。他说:“究其根本原因是大学与行业的共赢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宋维明认为,实现行业与大学的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利益共享,合作双方都要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不会形成大学与行业的协同创新驱动,不会产生创新的效益。只有建立真正互惠互利,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机制才能实现行业和大学的共同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协同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助理赵恒平在思考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共建时也指出,首先应该构建以权益为纽带的新型共建关系;健全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的长效共建机制;创新与行业协同发展的共建形式。(记者 林莉君)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林业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bet28365365